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壽鏡吾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壽鏡吾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方正質樸,博學開明,嚴而不厲,值得敬畏。
壽鏡吾老先生學問淵博,厭惡功名,忠實遵守父訓,立誌不當官,自二十歲中了秀才以後就再也沒有去應試,而是坐館授徒,從此便是六十年。
在當時,這種遁世退卻、不合濁流的態度是可貴的,聯係"三味書屋"的命名,便很能看出老先生正直的品格。這對於他的學生,如後來成為反封建的猛士的魯迅先生,影響頗為深遠。
壽懷鑒(1849~1930年),字鏡吾,晚號菊叟,紹興城內都昌坊人,清同治八年(1869)中秀才。憤於洋人跋扈,清廷喪權辱國,以不買洋貨、絕意仕進明誌,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,厘定規約,年收學生不過8人。
為啟發學生思路,提高文學修養,選授課文注重文采,因其異於傳統,被人譏為“離經叛道”。他教學認真,因材施教,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長。在教學內容方麵,除了《詩經》等經典之外,他還經常給學生講荊軻、聶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,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俠義精神。
壽鏡吾的人物形象及事件:為人方正、質樸、博學;在當時比較開明,不打罵學生;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。為人正直,尚氣節,崇禮義,生活儉樸。憤於洋人跋扈,清廷喪權辱國,以不買洋貨、絕意仕進明誌,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,為啟發學生思路,提高文學修養,選授課文注重文采,因其異於傳統,被人譏為“離經叛道”。
魯迅十一歲時到三味書屋從壽鏡吾先生讀書。三味的意思,按壽鏡吾先生的兒子壽洙鄰後來的解釋是:經書之味,史書之味,子書之味。魯迅在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一文中曾提到在三味書屋中讀書的情況,持批判的態度。
這主要是對當時的教育方法而言的。對壽鏡吾先生在字裏行間還是流露出尊敬的心情。認為他是“本城中極方正,質樸。博學的人”,是很慈祥的老師。有些人把壽鏡吾先生描寫成迂腐的秀才,那是不真實的。壽鏡吾先生在當時的社會裏是一個比較好的老師。
鏡吾斥為不孝,拒收送來之銀。書屋後有丹桂一竿,時徘徊其下,有一亭名“自怡”,又於對麵牆上,書“寄傲”兩字,以示傲然遺世,自得其樂之意。魯迅於光緒十八年(1892)二月入三味書屋受教,曆時5年。其道德文章予魯迅以深刻影響,魯迅在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等文中對當時生活有詳細記述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7-05 08:12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8:05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7:56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7:44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7:18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7:09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7:00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6:59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6:55天狐定制
2025-07-05 05:53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